歡迎妳來

2018年9月14日 星期五

從俄國中東鐵路經營至俄羅斯「東方2018」軍事演習看中俄未來

俄羅斯軍事演習「東方2018」

週二(2018, 9月11日)俄羅斯宣布啟動其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中共也派軍隊參加。針對外界質疑這否是針對美國的軍演,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說,由於長遠利益不同,中共和俄羅斯走不到一起。

馬蒂斯:長遠利益不同 中俄難以結盟

週二,馬蒂斯在五角大樓與媒體見面時,有記者問在中俄正在舉行大型聯合軍演之際,美國是否擔心中俄兩國未來可能會組建軍事聯盟。馬蒂斯認為這不太可能,他說:「國家通常會根據自己的利益來行動,而我看不到俄羅斯與中國(中共)的長遠利益會使他們結成盟友。」

儘管中俄領導人分別稱兩國「友誼一直在加強」,但ABC新聞引用專家的分析說,實際上中共或俄羅斯自己都不相信這兩個國家會結成軍事聯盟。美國之音報導,包括俄羅斯軍事專家亞歷山大‧格爾茨(Aleksander Goltz)在內的許多分析人士也說,中俄不可能結成正式的軍事同盟。

軍事分析人士費根豪埃爾說,在俄羅斯與西方交惡、與美國對抗升級之際,中共並不是俄羅斯的盟友,更不會為俄羅斯而戰。不僅如此,俄軍一直把中共看成潛在威脅。這次代號為「東方2018」(Vostok-18)的俄羅斯軍事演習在遠東靠近蒙古和中國的地區拉開序幕,Vostok演習本身最初由前蘇聯建立,以準備與中共發生重大戰爭。

這次俄羅斯號稱派出超過30萬名軍人、3萬6千輛坦克、80艘艦船和近1,000架飛機參與軍演。俄羅斯軍方自稱規模空前,超過了前蘇聯1981年以來最大規模,屬於史上最大軍演。中方也派出了約3200名士兵參加 。同時中方代表正在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國稱海參崴)參加「東方經濟論壇」。 海參崴本是中國領土,1999年被中共當時的頭領江澤民拱手送給俄羅斯。

俄蒙將進行兩國最大聯合軍演  劍指中共?

俄羅斯與蒙古正準備雙方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演。為避免刺激北京,這次軍演將在習近平9月訪俄之後舉行。俄蒙今年軍演規模最大,雙方將各自派出超過一千人的部隊參加。蒙古陸軍人數僅有五千多人,卻派出一千多人參加軍演,顯示這次軍演的重要和不同尋常。

俄羅斯幾年前開始向蒙古無償提供各種軍事裝備。俄羅斯軍售官員最近也訪問了蒙古,計劃將向蒙古免費提供大量各種裝備, 蒙古將無償從俄羅斯獲得12架蘇-27戰機、S-300防空導彈、T-90A型坦克,以及大批各種裝甲戰車、雷達等裝備,俄羅斯還將繼續為蒙古培訓軍人。美國之音報導,雖然俄蒙聲稱軍演是打擊恐怖主義,但軍事問題學者赫拉姆奇辛說,夾在兩大國之間的蒙古僅有俄羅斯和北京兩個鄰居,與其中一個鄰居舉行大規模軍演,顯然針對的是另一個鄰居,也就是北京。

有俄羅斯時事評論人士表示,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時,蘇共領導層內部還曾討論過是否把蒙古併入蘇聯版圖,讓蒙古正式成為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中共目前在蒙古影響十分巨大,而俄羅斯在經濟領域又無法同北京競爭,因此安全和軍事合作就成為俄羅斯保持在蒙古影響的唯一辦法。


觀察俄羅斯自身發展對於亞太區域局勢和世界格局總體影響的全新綜合觀點 ,分析俄羅斯如何以能源政策鞏固中亞勢力、進軍亞洲市場牽動中、美兩國的敏感神經、觸動中美的國家利益。

俄羅斯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有長遠而深刻的體認,尤其與歐美主流中國專家不同的是,俄羅斯思想史上的中國,敏銳而廣泛地從北疆中國向南開展,與教科書上那種隨著歐美傳教士腳步由南向北,從廣州出發,以鴉片戰爭為斷代起點的帝國主義世界史,兩者之間的差別,可以說是天南地北。俄羅斯的傳教士與歐洲的天主教及美國的基督教各有隸屬,俄人對於中國經典研究所投入的精神與挹注的資源,至今已成就了三百年以上的積累,到現在仍然是俄羅斯菁英階層藉以與中國接觸交往的認識基礎。他們關注的課題乃涵蓋了歐美漢學界不熟悉的契丹、西夏、蒙古、滿州等等,再加上地屬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與濱臨太平洋一直到遠東的海疆,俄羅斯在歷史上便與中國之間有無法切割的地緣與親緣。

俄羅斯報告:中共崛起是俄美面臨的共同挑戰

最近在莫斯科散發的一份報告呼籲俄羅斯在同美國互動中更多考慮中國因素,並積極推動俄美中三方對話機制。報告說,中國的崛起是俄美面臨的共同挑戰。報告還建議討論讓美國加入上合組織,並吸引美國投資開發遠東和西伯利亞,以避免中國掌控這一地區。

俄美關係應更多考慮中國因素

"瓦爾泰俱樂部"俄方學者最近在莫斯科發表了一份探討俄羅斯同美國關係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使用很多篇幅論述了在俄美關係中應更多考慮中國因素的影響。報告說,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將繼續減弱,俄羅斯只有同美國建立類似俄羅斯同中國那樣密切關係,才能保證俄羅斯繼續保持國際大國的地位。

俄通過同美合作維護自身利益

這份報告的起草人之一,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蘇斯洛夫說,俄羅斯的國力和經濟規模遠不如中國等國,但俄羅斯可通過和美國合作維護自己的利益。蘇斯洛夫說:「俄羅斯是西方世界之外,唯一準備同美國一起解決全球事務問題的國家。因為美國和中國、美國同印度、美國同巴西的關係都沒有準備好解決一系列國際問題。因此俄羅斯這樣做可保證俄羅斯繼續在國際舞台中發揮影響。」

擔憂中國走向不明朗

<<瓦爾泰俱樂部>>的報告說,俄美關係面臨許多共同的問題和挑戰,比如打擊恐怖主義、以及應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等等,但中國的崛起也是俄美兩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之一。報告說,在中國崛起的同時,中國的國防、外交和對外經濟政策未來走向十分不明確,這讓許多國家擔憂。特別是中國最近在南中國海地區的一些強硬舉動顯示,中國未來將採取更多的強勢行動。

俄怕變成中國『政治小兄弟』

報告特別擔憂俄羅斯將變成中國的「政治小兄弟」,以及向中國輸送能源和原材料的「附庸國」。報告認為,俄羅斯在核武領域對中國的優勢,以及俄羅斯同中國的友好關係能避免莫斯科和北京爆發衝突,以及發生軍備競賽。

俄羅斯大報長文批評中國“一帶一路”

俄羅斯主要大報“獨立報”長文批評中國“一帶一路”項目說:中國越積極推動“一帶一路”,越多撒錢投資,當地反中國的抗議活動就越多,反中國口號就越響亮。據”美國之音”介紹:“獨立報”是由一家親官方的俄羅斯主流媒體,由著名富豪列姆丘科夫控制。該報文章引述哈薩克社會學家的報告說,2007年當地社會反感中國移民的人只佔18%,2012年時已經上升到了33%,而到2017年時,多達46%的人討厭中國移民。

文章說:中亞國家不少人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是意圖佔領中亞,持這種心態的不僅集中在反中國情緒較為集中的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兩國,在僅僅10年間,這種心態已擴散瀰漫到整個中亞。擴展到從宗教到民族的所有層面,成為中亞社會民意的一部分,更成為非常時髦的民意傾向。反中國情緒更被政治化。中亞權貴階層已把反中國情緒當成工具,在內鬥中積極利用。這種反中國情緒還將被更廣泛利用。未來中亞地區反對執政階層的主要政治力量都會打中國牌指責統治者出賣國家利益。反中國情緒甚至正變成有利可圖的生意和商品,中亞地方政客們已經學會利用這一工具發財致富。在不久的將來,這一“商品”也會被拿到國際上向任何外來的地緣政治買家出售。

文章還說,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和在當地經商破壞了中亞的生態環境,同時嚴重滋生腐敗。中國人更願意把裝滿錢的信封交給當地官員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包括稅務問題。文章引用分析人士觀點認為,中國在中亞擴大影響,正嚴重威脅俄羅斯在當地的利益。但目前還不清楚,中亞地區的反中國情緒與俄羅斯是否有具體聯繫。中國和俄羅斯正在中亞地區激烈爭奪影響力,中國的“一帶一路”與俄羅斯的“歐亞經濟共同體”幾乎無法相容。

分析

  • 以俄羅斯多次侵略中國歷史看,中國要非常小心;
  • 中國北方大熊會耐心等中國南方戰事,偷襲中國;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Camille belle Picture ( SINACH 歌唱 )

Camilla Belle most recently appeared in Enrique Iglesias' new music video, Heart Attack. She is set to star in a series of films over the next few years. She will star alongside Kellan Lutz in Love Is All You Need

Camilla Belle has been lying low for a few years while she works on rebooting her career. After 10,000 B.C. and Push, her career took a backseat to her modeling and fashion deals, but she's been working steadily over the past two years and has several films set for release in 2014.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2018 高房價超級泡沫出現裂痕,中美貿易戰持續,中國消費拉響警報 (2018 China's consumption alarm, China-US trade war continued, high housing price super bubble cracked)

2千兆中國房市抗高房價壓縮中國消費力

中國房地產市場超過430兆人民幣(約2010兆元新台幣),是中國GDP的5倍,中國當局則是以各樣的政策進行干預調控,防止這個「超級泡沫」爆炸,媒體認為,這個方式可說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一旦成功,經濟學將會重新改寫,但失敗的話,房地產的崩潰將直接導致中國泡沫經濟的崩潰。

根據《看中國》報導,中國房價問題可說是「越調控越爆漲」,源頭出在債務問題,中國政府和企業的債務與槓桿率多年居高不下,處於崩潰邊緣,中國過去以外匯管制控制人民幣貶值,但這次卻失效,又遇到了貿易衝突,偏偏中國龐大的房地產市場需要資金維持,導致在外貿、投資、內需這3條路上,中國只剩下內需的路,提升內需幾乎成為了提升房地產的代名詞,政策因此矛盾重重。

報導稱,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中國中央政府允許地方政府大量舉債以滿足當地經濟需求,但地方債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衍生了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危機;2014年,中國地方債突破24兆人民幣,超過德國GDP,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問題更為嚴重,成為惡性循環。

企業債務也是一大問題,最近幾個月中國出現了密集的債務違約潮,原因是2018年迎來公司債償還高峰期,2018年的債務規模是2016年以前的4.3倍。報導認為,中國2018年的房地產市場是「用時間換空間」,就是盡量拖,而大多數人對此事卻存在著僥倖和麻木心態。

報導指出,房地產被賦予金融屬性後,房價成了金融遊戲,居民將錢交給銀行和機構,銀行和機構會把錢貸給房地產商,房地產商拿到資金後高價買地,再把房產賣給居民,之後更多資金湧入,房地產商拿到更多貸款,政府以更高的地價拍賣給房產商,房地產商以更高房價賣給居民,成為一個循環。

報導認為,經濟規律從現實上來說是有因果的,當進行一項經濟政策或動作後,一定會產生相應的結果,如果沒有,那代表在其他地方發生了對應的損益,或是放棄了某些利益,「,當一連串的政策和動作之後卻沒有出現應有的後果時,那就表明在其他部分被放棄的利益已經越來越多,當積累到臨界點時,便會反噬整個系統」。

2018 內地消費已經拉響警報

2018年已到7月,內地消費已經拉響警報。5月,全內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只有8.5%,不僅遠遠低於預期,而且創下自2003年5月以來的15年最低。社消增速創下15年新低,這意味著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正在嚴重萎縮。

換句話說,房價還在不斷上漲,而中下層已經沒錢也不敢大肆消費了。高房價正在透支社會購買力,先做兩點:

其一,消費體現的是社會購買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既包括衣食文娛,也包括汽車家電,但不包括住房。購房一般被認為是投資性支出。
其二,消費、投資、出口是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雖然社消總額與GDP中的消費概念並不等同,但兩者大部分重合。

社消增速變化趨勢,足以代表消費的變化趨勢。社消增速一路向下,這其中既有結構性因素,也有購買力因素。

所謂結構性因素,指的是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居民收入增幅不及以往,加上城鎮化已經完成過半,城鎮化帶來的額外消費增量越來越少,社消總額自然難以保持原有的高增長趨勢。在結構性因素之外,整個社會購買力不足,才是更加關鍵的問題。

2015年以來的這一輪房價上漲,究其本質,就是以貨幣寬鬆和政策優惠,通過去庫存疊加棚改貨幣化,鼓勵居民舉債購房。其目的就是,以居民加槓桿,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和房地產企業債務危機。

結果顯而易見,房價一路高漲,居民槓桿率(居民部門債務餘額/GDP)隨之一路上揚。居民槓桿率從2008年時的18%,攀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短短十年,翻了兩倍。這幾年,新增住房貸款不斷創出新高,幾乎撐起銀行貸款的半壁江山:

2015年居民新增貸款3.87萬億,占當年全部貸款的33%。
2016年新增居民貸款6.33萬億,占總貸款的50.04%。
2017年居民貸款的增幅雖然有所下滑,但也創下了7.13萬億的新高,占比高達52.7%

要知道,在居民貸款裡,高達70%以上都是中長期的房貸。而在短期貸款裡,資金也多數通過消費貸、現金貸等方式違規流入樓市。與此同時,房價不斷上漲,房貸負擔不斷加重,居民加槓桿有增無減,但可支配收入卻如老牛耕田般挪步。一快一慢,收入遠遠被債務拋下。

2006年,負債收入比還只有18.5%,2018年已經高達77.1%。

一邊是房價高漲、居民大幅加槓桿,一邊是可支配收入增長不力,結果是什麼?必然是消費的緊縮!

財富效應VS擠出效應

房價上漲,會產生三種效應:

一是拉動效應,二是財富效應,三是擠出效應。

拉動效應好理解,房價上漲,能夠拉動一系列上下游產業鏈,這也是房地產能成為支柱性產業的關鍵所在。

所謂財富效應,當房價上漲,有房一族的房價市值隨之水漲船高,以貨幣計價的財富也隨之上升。即使不賣房,在這種財富效應之下,也有人會增加消費支出。然而,財富效應,很多時候只是一種貨幣幻覺。因為不賣房就無法兌現,它只是市值上的財富,類似股市裡的浮盈。尤其是隨著限售政策的普及化,新房一般都要被冰凍兩到五年。這期間即便房價大幅上漲,房子的市值也無法及時轉化為直接的貨幣財富。

擠出效應剛好相反。當房價遠遠超出收入水平,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普遍高於20時,即便居民能夠擠上房價上漲的順風車,也會因為首付和還貸壓力,而被迫削減消費。尤其是對於那些六個錢包湊首付的購房群體,消費擠壓效應更加明顯。掏空祖孫三代的積蓄,才勉強擠上房價上漲的列車。且不說父母祖輩的養老、醫療負擔重壓在身,即便是歸還房貸,都會壓得喘不過氣來,哪還有富餘的資金進行消費?

財富效應,會讓人們增加消費;擠出效應,則會削減消費。一增一減,到底誰的力量更強大?

消費數據已經提供了再清晰不過的證明。

危險的不只是內需!這一次拉響的不只是消費警報,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時創出2017年以來新低。這其中,製造業投資仍舊保持在低位,而基建投資則大幅回落,只有房地產投資依舊保持在高位:

消費增速創下新低,固定資產投資創下新低,貿易爭端之下的出口形勢同樣不容樂觀。
消費、投資、出口,拉動經濟的三架馬車,均已呈現疲態,這一年的經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靠房地產托底,又能托多久?

國家公布的三大數據,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

1、消費斷崖式暴跌

消費數據這麼大幅下滑,歷史還是非常少見的。我拉了一下數據,2018年5月的消費增速,上一次這麼低的時候,是2003年非典的時候。過去15年,沒有這麼低的增速了。

2、投資斷崖式暴跌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6.1%,預期7%,前值7%。(若非房地產投資持續高位,數據更慘澹)貿易戰爆發後。在外貿、投資、內需這三駕馬車中,只剩下內需這一條路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新聞上天天高喊內需升級的原因。

3、社會融資斷崖下跌

前天,中國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數據顯示,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608億人民幣,預期 13,000億人民幣,前值由 15,600億人民幣修正為 15,605億人民幣,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000億。暴跌3,000億!預期近腰斬。可見,實體經濟的資金面之緊張,到了何種程度。

融資壓力之下,一場違約潮正大面積襲來,一場關乎千萬人命運的大震盪開始了。不論是輕資產行業、重資產行業、文化類企業,還是製造業企業,通通都無法承受這輪資本大退潮。唯一還在堅挺的,似乎只有房價了。該醒醒了,這幾年不幹別的,只是使勁炒房的惡果慢慢出來了。

上述數據可以反映居民槓桿和儲蓄情況,中下層確實沒錢了,消費枯竭。房地產作為最大的內需,卻擠占了幾乎全部其他的內需消費空間,這時提升內需幾乎成為了提升房地產的代名詞。有個朋友做電商的。今年感覺特別吃力,無論天貓還是京東,流量都已經到了瓶頸,站外還受到了拼多多的巨大衝擊,期待中的消費升級並沒有出現,反而客單價有向下的趨勢。

網上越是越是便宜貨賣得越火,比如出現「拼多多」這樣令馬雲都感到害怕的怪物。問了一圈周圍,許多收入20W+的人,普遍房貸壓力大,拚命壓縮消費,生活質量反而下降了。在深圳,千萬資產(負債)多的是,你要是讓他打個車可能都捨不得,省吃儉用供房。嚴重的焦慮感讓許多奮鬥青年都戒掉了夢想。

房地產還是龐大的聯合韭菜收割機,整個中國貧富越來越懸殊。目前中國的財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1%人群集中,同時負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中間夾心層集中,最終形成「頂層強,中間弱,底層大」的結構,用大前研一的總結就是:M型社會。

你會發現,在內地,消費升級和消費降低同時並存的怪異現象。消費升級代表茅台:茅台雖是奢侈品,大家都知道供不應求。其股價也是越漲越猛。是因為消費茅台的主要是財富向前1%的人群。他們越來越有錢。想買多少就買多少。

消費降級代表:榨菜。榨菜肉絲麵,股民關燈特別好吃。被房貸重壓的中產同樣也不得不淪落到吃榨菜度日。榨菜的股價是股民和房奴集體推高的。
如果老乾媽上市,估計會比茅台還牛。內地很多高端消費品的供不應求,實際上是貧富差距擴大的結果,而非中產消費升級的結果。這同時也提醒,做前1%人富人的生意和後80%的窮人的生意,要麼往奢侈靠,要麼往廉價靠。

中間很難賺到錢。因為房地產,中國只有龐大貧窮的底層、財富躍遷的頂層。中產階級?呵呵~很快滅絕。令所有人都擔驚受怕的房地產可能還沒來得及崩盤,實體經濟就已經率先崩盤了。工行董事長在最近演講時表示,2010~2017年的居民儲蓄存款增長與可支配收入之比從25.4%下降至12.7%,降幅達到了一倍;

而與此同時,居民家庭債務占GDP的比重已升至49%,幾乎占了GDP的一半。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空心化。

這次中美貿易戰,最後輸的一定是內地?因為房地產的超級泡沫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資源錯配,掏空了產業升級和高科技發展的根基。80後、90後甚至00後本來是內地2025規劃中的主力軍、本應該是我們在貿易談判中最重要的底氣。如果連他們都變成了韭菜,那麼誰還能有資格談論什麼未來呢?現在不但人口空心化,就連城市也一個個淪陷其中。

今年一季度,深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虧損率為39.8%,四成的企業處於虧損狀態,這已經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這個數據必須對比一下。全國今年一季度末的虧損率為22%(82058家虧損企業/372197家),這個數據當然本身也不好看,然而身為一線城市的深圳,工業企業虧損率居然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此外,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去年同期下滑19.9%,而總虧損額同比去年同期爆漲54.3%。這種情況,與我們之前提到的上海和杭州等城市的企業經營情況一模一樣。現在深圳的土鱉製造企業基本上處於整體撲街的邊緣。今時今日,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中興莫名躺槍,其本身和上下游的幾十萬工人面臨失業,這些事情,都是深圳今年要面對的麻煩事。

2016年,任正非炮轟高房價,警告之聲言猶在耳。高土地價格,高房價,已經導致了生產要素成本急劇上升,必然導致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下降,這是發自靈魂的吶喊,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家對中國當前企業生存現狀的擔憂,是對中國企業經濟力下降的擔憂。內地過去十年,是房價高速上漲的十年,也是內地經濟競爭力迅速下降的十年。在各個行業,除了壟斷國企的規模越來越大,但是企業競爭力卻越來越弱,所有的企業都不堪重負。內地過去十年中國企業家精神喪失的十年,所有人都開始了投機。高房價逼迫所有人都想做房地產,高房價逼迫所有人都想去炒房,很少企業靜下心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M2)超越美國加歐洲總貨幣供應量M2

2018年3月份,根據中國央行的數據,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M2)達到了173.99萬億元。按照當月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6.288)折算,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M2)為27.67萬億美元!同期美國加歐洲總貨幣供應量M2 為13.92萬億美元 + 13.74萬億美元 = 27.66萬億美元,意味中國央行是世界最強超級印鈔機。

從上中國房地產市場430兆人民幣市值(約74.75兆美元),是中國GDP的6倍、美國GDP的3.86倍及歐盟GDP的5.56倍之「超級泡沫」,這「超級泡沫」(約74.75兆美元)超過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及英國GDP總和(約52.49兆美元),這「超級泡沫」超過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及英國廣義貨幣供應量總和(約69.03兆美元),這「超級泡沫」人類史上最巨大,消費力都將被消滅,問題非常嚴重。

從消費市場看中國市場是(約3.06兆美元,40% GDP都是房地產建設相關)比起美國消費市場(約13.36兆美元)、歐盟消費市場(約8.46兆美元)、日本消費市場(約3.07兆美元)及英國消費市場(約1.62兆美元)小,更遠小於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加英國消費市場(約26.52兆美元),而中國消費市場吃、交通、通訊、教育、醫療佔超過中國消費 60%,從這數據確定為什麼拚多多成長超快,因為中國市場大多數都被房貸吃掉,而中國消費又大多數被吃、交通、通訊、醫療吃掉,自然中國人民大多數搶低價商品。




人民幣匯率也出現問題




中國房地產能賣先賣 ( 保留自住一套房既可 )

2018年7月25日 星期三

預估2023中國整體債務GDP佔比將逼近500% - 中國金融風暴來臨? ( Estimated 2023 China's overall debt GDP ratio will approach 500% - China's financial turmoil is coming? )

2018中國整體債務GDP佔比將逼近400%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根據官網發布的新聞稿,這場會議提到,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日經亞洲評論7月25日報導,中國本週一宣布的新經濟措施(增加流動性並向地方政府提供近2,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資金)象徵著北京當局的執政優先順序從削減債務轉向應對美中貿易戰。

中國人民銀行(PBOC)7月23日宣布開展史上最大單次操作規模的5,020億元(相當於739億美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某券商經濟學家指出,人行藉由直接干預債市以期達到刺激經濟的效果。

英國金融時報(FT)知名專欄作家Martin Wolf 7月25日指出,現在是阻止中國債務激增的時候了。Wolf說,做出必要的改變是困難的、特別是在貿易戰剛開打的當下,習近平主席若真的擁有無限權力、那他最該做的就是這件事。Wolf過去曾說過,明斯基(Minsky)金融動盪理論指的就是企業金融,美國1930年代以及日本1990年代主要也都是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所引起。所謂的「明斯基時刻」指的是信用擴張竭盡後資產價格隨之崩盤。

2004年初至2008年末期間,中國總債務GDP佔比持穩於170-180%之間。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中國隨後提出可能是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投資GDP佔比預估高達12.5%。根據國際金融研究所(IIF)的統計,中國總債務GDP佔比從2008年第4季的171%升至2018年第1季的299%。Wolf指出,未來10年內中國總債務GDP佔比若突破400%,屆時連中央政府、人民銀行都可能無法力挽狂瀾。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官網7月24日公布,2018年上半年共查處外匯違規案件1,354件,罰沒款3.45億元人民幣,年增率分別為19.7%、59.5%。外管局說,接下來將嚴厲打擊虛假、欺騙性交易和非法套利等資金「脫實向虛」行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非法外匯交易平台等違法違規活動,保持健康良性的外匯市場秩序,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中國外管局曾在2016年12月與公安部開展打擊地下錢莊專項行動,並通過追查錢莊背後的外匯違規行為,破獲多起非法買賣外匯、利用虛假單證虛構外匯交易騙購匯、逃匯等案件。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7月1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為3.1121兆美元、較2017年末下降278億美元,主要受匯率折算、資產價格變動等非交易因素影響。她說,6月25日以來市場波動有所增加,但從每天的個人結售匯以及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流動等部分渠道的數據看、還沒有達到2015年和2016年資金流出壓力較高的時期。

英國央行(BOE)上個月透過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中國債務、金融脆弱性依舊處於偏高水位,過去數年來中國的經濟成長主要是依靠擴大舉債來支撐。這份報告指出,過去5年來中國民間非金融債務GDP佔比累計增加40個百分點;其他國家的歷史經驗顯示,快速信貸擴張後通常會爆發金融危機。

Navellier & Associates投資經理Ivan Martchev去年2月在MarketWatch發表專文指出,若將影子銀行體系的數據納入計算,中國整體債務GDP佔比已逼近400%、遠高於2000年的近100%。他說,經濟增長趨緩的同時信貸仍持續快速竄高符合信貸泡沫破裂的標準定義。

中國影子銀行崩潰將致全球風險 影響遠超金融危機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影子銀行規模已達30萬億元人民幣左右,超過2012年GDP的50%。專家稱,過度膨脹的影子銀行帶來的風險日益凸顯。

China debt increased more than US, Japan from 2008 ~ 2013
直到上個月辭職,債信評級公司惠譽( Fitch )前駐華高級分析師朱夏蓮在過去八年來,一直警告中國債務泡沫行將崩潰。隨著最近幾週中國工商銀行銷售的「誠至金開1號」信託產品瀕臨違約,朱夏蓮的警告顯示了它特別的份量。

史無前例的信貸擴張 遠超西方金融危機

英國《電訊報》1日報導說,出生和成長於美國的朱夏蓮畢業於耶魯大學。她宣告中國已經開啟了一個史無前例的信貸擴張,遠遠超過六年前震撼西方市場的金融危機。在中國,即使是最大的銀行都不喜歡公開資料。雖然在這麼一個環境下,朱夏蓮自從2009年就開始警告中國借貸快速擴張,新增信貸15萬億美元,推動了史無前例的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造熱潮。

去年惠譽成為三大評級機構當中,14年來第一個下調中國主權債務評級的機構,它主要就是依據朱夏蓮的分析。

五年前就警告影子銀行問題

《電訊報》指出,如果說朱夏蓮的多年的警告不同尋常,但還是遠遠低估了她在中國銀行系統研究方面的重要性。朱夏蓮在五年前就解釋了中國影子銀行行業的建立,它今天的貸款等同於中國整個主流金融系統的數量。朱夏蓮已加入受人尊敬的獨立研究公司「自主研究」( Autonomous),擔任亞洲區
研究主管。她對《電訊報》表示,她仍然堅定的認為,中國銀行的崩潰不是機會很小,而是必然的。

她說:「銀行業在五年內已經貸出14萬億到15萬億美元。中國不發生大規模問題是不可能的。」

China local govt Deficits issue became very serious
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信託」、「理財產品」和外匯借貸,它們允許債務擴張,即使當局試圖箝制大銀行的主流借貸。隨著最近幾週中國工商銀行試圖撇清對其銷售的「誠至金開1號」信託產品的違約責任,朱夏蓮的警告具有別的份量。這個產品瀕臨違約促使外界擔憂這可能成為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這家具有85年歷史的華爾街投資銀行貝爾斯登( Bear Stearns )在2008年的美國次級按揭風暴中嚴重虧損,瀕臨破產而被收購。

官方銀行系統和影子銀行是孿生兄弟

在這次事件中,中國工商銀行信託產品得以避免違約,但是朱夏蓮仍然清楚表示,官方銀行系統和孿生兄弟影子銀行之間的聯繫仍然是一個威脅。
「在許多這樣的影子產品當中,銀行常常在幕後捲入。」朱夏蓮說。「這是為甚麼我總是駁斥中國經濟學家和學者們常常推動的一個說法,即影子銀行領域和正式銀行領域是分開的,因此如果影子銀行分崩離析,也沒有關係。」「我就是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在正式銀行領域和影子銀行領域之間有這麼多的內部聯繫。中國工商銀行的這個產品就是一個好的例子。」

泡沫破裂之後的經濟是最大擔憂

朱夏蓮表示,絕對有理由擔憂,中國已經形成一個真正的房地產泡沫。這個泡沫的破裂可能留下一個非常不同的中國。而危機後的經濟是朱夏蓮最大的擔憂。朱夏蓮擔憂中國可能難以適應一個增長放緩的步伐。「沒有一個發達市場和一個非常強大的社會安全網絡。如果我們陷入一個金融系統有嚴重問題的情況,較大的可能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GDP增長比現在放緩許多。」

中國銀行可能觸發全球衰退

《電訊報》報導說,除了造成中國經濟衰退,影子銀行不斷增長的問題還可能蔓延到國際,造成一個更廣泛的金融危機。朱夏蓮說快速的外匯借貸擴張意味著中國金融系統的一個危機正在變成國際銀行一個更大的風險。她說:「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中國金融局勢迄今穩定的一個原因是,它對外國資金的依賴非常非常少。」 「隨著這個情況改變,外國投資者態度的波動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也隨之增加。」



她表示,在西方金融危機之後,影子銀行幫助驅動中國信貸擴張。但是,越來越大的擔憂是,中國人的外國借款增長,特別是美元借款,在製造一個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大的風險積累。由國際清算銀行十月份發佈的數字顯示,截至2013年3月,中國的外匯貸款以及中國公司的跨境借款,已經達到8,800億美元,比2009年上升2,700億美元。

分析師說,這個數字現在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並將繼續增長。隨著美元升值,中國金融系統出現危險弱點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無疑,外匯借款在增加,並且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快速增長,並且它只會繼續。目前來說,跟金融系統龐大的規模相比它只是一小部份,但是來自海外的資金數量在不斷增加。」「你看看國際清算銀行和香港銀行涉入中國業務的數量……你將看到一些外國機構涉入中國業務的規模很大。」瑞銀高級獨立經濟學家喬治•麥格納斯(George Magnus)說,中國銀行系統類似於80年代金融崩潰之前的日本

第一張骨牌將倒 中國金融系統到全面崩潰邊緣
China total debt is over 200% of GDP?

中國金融危機已實質性爆發,中共央行不斷釋放流動性也難以抑制錢荒的狀態,實際上這是中共以濫發貨幣營造的金融騙局。中國的金融問題是系統性的,某個方面的風險爆發都會成為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一旦倒下將導致全面的崩潰。

中共央行猛放水也枉然

在2013年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上,中共國務院參事夏斌表示,當前的中國已經存在事實上的金融危機現象。有些中共地方政府早就資不抵債,是增加了貸款在維持著。所以現在只是危機沒有引爆,壞賬沒有暴露,是在靠多發貨幣在掩蓋。

中國現有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在2013年末已超過110萬億元,看似如此多的貨幣卻在大陸金融系統「錢荒」對比下,顯示出尷尬的處境,一邊是用天量來形容的貨幣投放,一邊銀行業高喊著的「錢荒」,拆借利率飆升不斷向各領域傳導,成為現下大陸金融系統真實的寫照。

地方政府債台高築仍發債 利率創新高

與此同時,部份城市已是債台高築。南京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西寧與蘭州兩地,去年城投債餘額規模與財政收入比已超過300%,伊春、南寧、湖州、南京四市上述比例均超過100%,鎮江、合肥也超過90%。就總量數據來看,江蘇城投類國有企業未到期債券餘額超過4000億元,遠高於其他省份,其中321億元將於2014年內到期。

地方政府主要還款來源之一是土地出讓經營收益,通俗講,即靠賣地還錢。平台類企業從銀行獲取的貸款,也往往以土地作為擔保抵押。但依靠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賣地還錢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因此債務償還存在變數。2013年的最後一天,中共發改委發出消息稱允許地方融資平台以舉借新債的方式償還舊債,這為地方政府又開了一個後門,使地方政府看到了希望,並使用高利率繼續發債。

分析
  • 2015 對海外發行之債卷金額創新高,意味中國金融危機來臨前兆。撒 RMB,用人民幣印鈔助非洲及做一帶一路再由國企接案,用國企接案加撒 RMB都會進GDP,印人民幣創造GDP,結果是China 通膨 ,根據中國央行的數據,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M2)達到了173.99萬億元。按照當月的美元兌人民幣匯率(1:6.288)折算,人民幣廣義貨幣供應量(M2)為27.67萬億美元!同期美國加歐洲總貨幣供應量M2 為13.92萬億美元 + 13.74萬億美元 = 27.66萬億美元,意味中國央行是世界最強超級印鈔機。
  • 撒 RMB,用人民幣印鈔助非洲及做一帶一路再由國企接案,外國收到RMB馬上換美元(這是壓力),2018 加上【國企併私企】恐懼及中美貿易戰外資撤資影響,所以人民幣壓力超級大。
  • 當中國金融風暴突然發生時,全球供應鏈會瞬間出現大幅庫存無法消化,所有原物料價格頓時崩盤,許多全球供應鏈大廠極可能面臨危機,全球經濟成長必然衰退;
  • 當中國金融風暴突然發生時,上證A股最後防線 2800 破了,地方債倒避風暴跟著來時,香港經濟、股市將遭到最大傷害,香港親中政權是否也倒台?
  • 台灣經濟、股市也將遭到大幅傷害,許多投資中國債卷也面臨考驗,大幅虧損是難免;
  • 一帶一路將更出現窘境,問題是2022 ~ 2025 若中國金融風暴突然發生後,全球資源出現大幅庫存無法消化的窘境,嚴重程度可能超過雷曼倒閉時
  • 觀察指標是上海上證A股、FXI、中國到期債償還能力、大陸房市、中國各銀行及影子金融機構的未償還債務,也可以含BDI指數來觀察,該避開大幅依賴大陸市場、庫存很高、借貸比率很重的公司,也要注意大陸及香港房地主力觀察包括香港李嘉誠的動作;若上海上證A股量支撐在第三季末之前都能守住,表示中國到期債轉為長債成功,風險移至明年,那今年全球仍是有許多機會,只是新興市場與美股不同。
  • 投資大陸台灣房地產,僅能集中於捷運地鐵、人潮流量區域,其他應該避開。
  • 這次中國央行QE印鈔4兆人民幣,預估中國央行至 2025 還會兩次 QE,將來共印鈔約6~8兆人民幣。